灵性,是指我们尽管身为人性,却仍能进行超越和崇高体验的能力。灵性是人类的必需品,除非通过训练或完全运用理性而遭到否定。
正如许多人所想和实践的那样,拥有灵性并不一定需要宗教过程。灵性并非一个确切的话题。灵性并不遵循刻板的制度化标准,因此,宗教机构总会为某种灵性的实践指定一套标准、形式和规程。毫不夸张地说,我们要么是宗教人士,要么是灵性人士。
灵性与适当、直接和不间断的联系有关;灵性就是接近神,达到与他相似的程度。
因此,你寻求的神性存在,即上帝,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你的本质。例如,基督教通过耶稣来展现上帝,因为上帝,作为他自己,其全然不为人所知,遥不可及,无法接近,我们只能了解他被允许知道的部分。然而,在基督里,上帝使自己完全为人所知,变得可以接近,成为可能。
而基督则向上帝展现了一种知识形式,那就是爱。
“上帝就是爱。” 就是这样。因此,当我们在基督教中谈论灵性时,它只存在于基督之中,并且只有当灵性的源泉是唯独爱时才有可能;爱是我们灵性理性的源泉、力量、手段和终结,如果我们在灵性中拥有爱,我们就拥有了上帝,完全的、可能的,我们成为在人面前神圣的,成为灵性的人;
基督教的灵性被错误地认为是在制度化和格式化的过程中通过的,它混淆了属灵的人与外在的实践。
灵性意味着以爱为生命基石。就这么简单。爱人者不犯罪,因为在一切实践中,爱是第一因,而对爱人而言,罪孽不复存在。因为上帝留下的所有律法都是排他性的标准,并非基于爱。爱上帝,爱他人,也爱自己。
不爱意味着伤害他人、作恶、背叛、仇恨、报复、贪婪和不诚实,因为如果生活的实践是爱,所有这些行为都会不复存在。这就是为什么爱能遮掩许多罪恶。这就是为什么有爱的地方就没有律法。这就是为什么爱的人心中有上帝。
没有爱,我们就不是属灵的,我们没有基督,我们就无法接近上帝,我们无法在任何事上、为了任何事、通过任何事而得救。
有灵性的人是生活在爱中的人。就是这样。
法比亚诺·莫雷诺.